2020-06-09
體質現(xian)象(xiang)是人類生(sheng)命活動(dong)的(de)一種重要(yao)表(biao)現(xian)形式,是指人體生(sheng)命過程中,在(zai)先天稟賦(fu)和(he)(he)后天獲得(de)的(de)基礎上(shang)所形成的(de)形態(tai)結構、生(sheng)理(li)功(gong)能和(he)(he)心(xin)理(li)狀態(tai)方面綜(zong)合的(de)、相(xiang)對穩定的(de)固(gu)有特質。
比(bi)如從(cong)形態上來看,有的(de)人(ren)(ren)高大威猛,有的(de)人(ren)(ren)短(duan)小(xiao)精悍,有的(de)人(ren)(ren)五(wu)大三粗,有的(de)人(ren)(ren)嬌(jiao)小(xiao)玲(ling)瓏,女性更是環肥燕(yan)瘦,體態各有不同。
從皮(pi)(pi)膚(fu)上來看,有的(de)人皮(pi)(pi)膚(fu)非常好(hao),膚(fu)如凝脂(zhi),不用花(hua)很多的(de)錢去買化妝品,一年四季(ji)皮(pi)(pi)膚(fu)都非常有光澤;有的(de)人皮(pi)(pi)膚(fu)干燥,尤(you)其到了(le)秋冬季(ji),天(tian)天(tian)離不開油膩的(de)、滋潤的(de)護膚(fu)品;而有一些(xie)人是油性皮(pi)(pi)膚(fu),終年毛(mao)孔(kong)粗大,油光滿面,時不時地(di)臉上還長痤瘡,令人煩惱。
從頭發(fa)(fa)上來看(kan),有的人的頭發(fa)(fa)濃黑(hei)茂密;有的人的頭發(fa)(fa)則稀(xi)疏黃軟。
從性格(ge)心理方面(mian)來看,有(you)的(de)人(ren)(ren)心胸寬,有(you)的(de)人(ren)(ren)心眼小(xiao);有(you)的(de)人(ren)(ren)比(bi)較(jiao)(jiao)敏(min)感(gan),有(you)的(de)人(ren)(ren)比(bi)較(jiao)(jiao)遲(chi)鈍(dun);有(you)的(de)人(ren)(ren)外向開(kai)朗,有(you)的(de)人(ren)(ren)內(nei)秀沉(chen)靜。
從疾(ji)(ji)病(bing)(bing)(bing)(bing)方面(mian)來看,高(gao)血(xue)壓、糖(tang)尿病(bing)(bing)(bing)(bing)、精神病(bing)(bing)(bing)(bing)、癌(ai)癥(zheng),或者支氣管哮喘等(deng)疾(ji)(ji)病(bing)(bing)(bing)(bing),通常都有比較明顯(xian)的(de)家族史,在一個(ge)家族里(li)面(mian),可以有多個(ge)患者。這些病(bing)(bing)(bing)(bing)本身(shen)不遺傳,但(dan)是因為(wei)這個(ge)家族的(de)先天(tian)稟賦有共性,體質遺傳,使得他(ta)們(men)對這些疾(ji)(ji)病(bing)(bing)(bing)(bing)具有非常高(gao)的(de)易(yi)感性。
從治療(liao)效(xiao)(xiao)果來看,同樣(yang)藥(yao)物治療(liao)同樣(yang)疾病(bing)時會得出迥(jiong)異的(de)效(xiao)(xiao)果:多數病(bing)人(ren)體現(xian)了(le)(le)很好的(de)藥(yao)物療(liao)效(xiao)(xiao);有些(xie)人(ren)就會過敏(min)或(huo)不(bu)適;而個別病(bing)人(ren)只反(fan)映了(le)(le)藥(yao)物的(de)毒副作用,毫無療(liao)效(xiao)(xiao)可言。
中(zhong)醫(yi)對體質(zhi)(zhi)(zhi)(zhi)的(de)論述始于《黃帝內經》,上(shang)個世(shi)紀70年代,王琦(qi)教授開(kai)始從(cong)事(shi)中(zhong)醫(yi)體質(zhi)(zhi)(zhi)(zhi)學(xue)說的(de)理(li)(li)論、基礎與(yu)臨(lin)床研究,并(bing)逐(zhu)步確立了中(zhong)醫(yi)體質(zhi)(zhi)(zhi)(zhi)理(li)(li)論體系,提(ti)出了許多獨創性(xing)的(de)理(li)(li)論。2009年 4月9日,《中(zhong)醫(yi)體質(zhi)(zhi)(zhi)(zhi)分(fen)類與(yu)判定》標(biao)準正式發(fa)布。該(gai)標(biao)準將(jiang)體質(zhi)(zhi)(zhi)(zhi)分(fen)為平(ping)和質(zhi)(zhi)(zhi)(zhi)、氣虛(xu)質(zhi)(zhi)(zhi)(zhi)、陽虛(xu)質(zhi)(zhi)(zhi)(zhi)、陰(yin)虛(xu)質(zhi)(zhi)(zhi)(zhi)、痰濕(shi)質(zhi)(zhi)(zhi)(zhi)、濕(shi)熱質(zhi)(zhi)(zhi)(zhi)、血(xue)瘀(yu)質(zhi)(zhi)(zhi)(zhi)、氣郁質(zhi)(zhi)(zhi)(zhi)、特稟質(zhi)(zhi)(zhi)(zhi)九個類型,應用了流(liu)行(xing)病學(xue)、免疫(yi)學(xue)、分(fen)子生物(wu)學(xue)、遺傳學(xue)、數理(li)(li)統計學(xue)等多學(xue)科交(jiao)叉的(de)方法,通過21948例流(liu)行(xing)病學(xue)調查,該(gai)標(biao)準具有指導性(xing)、普遍性(xing)及可參照性(xing)。
類別:
一、平和質(A型)
總體特征(zheng):陰陽(yang)氣血調和,以體態適中(zhong)、面色紅(hong)潤(run)、精力充沛(pei)等為主要(yao)特征(zheng)。
形體特征:體形勻稱健壯。
常見表現:面色、膚色潤澤,頭發稠密有光澤,目光有神,鼻色明潤,嗅覺通利,唇色紅潤,不易疲勞,精力充沛,耐受寒熱,睡眠良好,胃納佳,二便正常,舌色淡紅,苔薄白,脈和緩有力。
心理特征:性格隨和開朗。
發病傾向:平素患病較少。
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: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。
二、氣虛質(B型)
總體特征:元氣不足,以疲乏、氣短、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征。
形體特征:肌肉松軟不實。
常見表現:平素語音低弱,氣短懶言,容易疲乏,精神不振,易出汗,舌淡紅,舌邊有齒痕,脈弱。
發病傾向:易患感冒、內臟下垂等病;病后康復緩慢。
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:不耐受風、寒、暑、濕邪。
三、陽虛質(C型)
總體特征:陽氣不足,以畏寒怕冷、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征。
形體特征:肌肉松軟不實。
常見表現:平素畏冷,手足不溫,喜熱飲食,精神不振,舌淡胖嫩,脈沉遲。
發病傾向:易患痰飲、腫脹、泄瀉等病;感邪易從寒化。
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:耐夏不耐冬;易感風、寒、濕邪。
四、陰虛質(D型)
總體特征:陰液虧少,以口燥咽干、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征。
形體特征:體形偏瘦。 常見表現:手足心熱,口燥咽干,鼻微干,喜冷飲,大便干燥,舌紅少津,脈細數。
發病傾向:易患虛勞、失精、不寐等病;感邪易從熱化。
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:耐冬不耐夏;不耐受暑、熱、燥邪。
五、痰濕質(E型)
總體特征:痰濕凝聚,以形體肥胖、腹部肥滿、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征。
形體特征:體形肥胖,腹部肥滿松軟。
常見表現:面部皮膚油脂較多,多汗且黏,胸悶,痰多,口黏膩或甜,喜食肥甘甜黏,苔膩,脈滑。
發病傾向:易患消渴、中風、胸痹等病。
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:對梅雨季節及濕重環境適應能力差。
六、濕熱質(F型)
總體特征:濕熱內蘊,以面垢油光、口苦、苔黃膩等濕熱表現為主要特征。 形體特征:形體中等或偏瘦。
常見表現:面垢油光,易生痤瘡,口苦口干,身重困倦,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,小便短黃,男性易陰囊潮濕,女性易帶下增多,舌質偏紅,苔黃膩,脈滑數。
發病傾向:易患瘡癤、黃疸、熱淋等病。
對(dui)(dui)外界環(huan)境適應能力:對(dui)(dui)夏末(mo)秋初濕(shi)熱(re)氣(qi)候,濕(shi)重或氣(qi)溫(wen)偏(pian)高環(huan)境較(jiao)難適應。
七、血瘀質(G型)
總體特征:血行不暢,以膚色晦黯、舌質紫黯等血瘀表現為主要特征。
形體特征:胖瘦均見。
常見表現:膚色晦黯,色素沉著,容易出現瘀斑,口唇黯淡,舌黯或有瘀點,舌下絡脈紫黯或增粗,脈澀。
發病傾向:易患癥瘕及痛證、血證等。
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:不耐受寒邪。
八、氣郁質(H型)
總體特征:氣機郁滯,以神情抑郁、憂慮脆弱等氣郁表現為主要特征。
形體特征:形體瘦者為多。
常見表現:神情抑郁,情感脆弱,煩悶不樂,舌淡紅,苔薄白,脈弦。 心理特征:性格內向不穩定、敏感多慮。
發病傾向:易患臟躁、梅核氣、百合病及郁證等。
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: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;不適應陰雨天氣。
九、特稟質(I型)
總體特征:先天失常,以生理缺陷、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征。
形體特征:過敏體質者一般無特殊;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,或有生理缺陷。
常見表現: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、風團、咽癢、鼻塞、噴嚏等;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、先天性、家族性特征;患胎傳性疾病者具有母體影響胎兒個體生長發育及相關疾病特征。
心理特征:隨稟質不同情況各異。
發病傾向:過敏體質者易患哮喘、蕁麻疹、花粉癥及藥物過敏等;遺傳性疾病如血友病、先天愚型等;胎傳性疾病如五遲(立遲、行遲、發遲、齒遲和語遲)、五軟(頭軟、項軟、手足軟、肌肉軟、口軟)、解顱、胎驚等。
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:適應能力差,如過敏體質(zhi)者對易(yi)致過敏季節適應能力差,易(yi)引發宿疾(ji)。
中醫體(ti)(ti)(ti)質(zhi)(zhi)(zhi)學應(ying)用(yong)范圍廣泛,通過研究不同體(ti)(ti)(ti)質(zhi)(zhi)(zhi)類型與疾(ji)(ji)病(bing)(bing)的(de)(de)關(guan)系,強(qiang)調體(ti)(ti)(ti)質(zhi)(zhi)(zhi)的(de)(de)可調性,從改(gai)善體(ti)(ti)(ti)質(zhi)(zhi)(zhi)入手(shou),為改(gai)善患病(bing)(bing)個(ge)體(ti)(ti)(ti)的(de)(de)病(bing)(bing)理(li)狀態提供(gong)條(tiao)件;實現個(ge)體(ti)(ti)(ti)化(hua)診(zhen)療,在臨床對(dui)疾(ji)(ji)病(bing)(bing)的(de)(de)診(zhen)治(zhi)活動中,對(dui)疾(ji)(ji)病(bing)(bing)的(de)(de)防(fang)治(zhi)措(cuo)施(shi)和治(zhi)療手(shou)段建立在對(dui)體(ti)(ti)(ti)質(zhi)(zhi)(zhi)辨識的(de)(de)基礎上,充分考慮(lv)到(dao)該人的(de)(de)體(ti)(ti)(ti)質(zhi)(zhi)(zhi)特征,并針對(dui)其體(ti)(ti)(ti)質(zhi)(zhi)(zhi)特征采(cai)取相應(ying)的(de)(de)治(zhi)療措(cuo)施(shi);貫徹中醫學“治(zhi)未病(bing)(bing)”的(de)(de)學術思想,結合體(ti)(ti)(ti)質(zhi)(zhi)(zhi)進行預防(fang),通過改(gai)善體(ti)(ti)(ti)質(zhi)(zhi)(zhi)、調整功(gong)能狀態,為從人群體(ti)(ti)(ti)質(zhi)(zhi)(zhi)的(de)(de)角(jiao)度預防(fang)疾(ji)(ji)病(bing)(bing)提供(gong)了理(li)論和方法(fa)。充分體(ti)(ti)(ti)現了以(yi)人為本,因(yin)人制宜的(de)(de)思想。